当前位置:首页 > 易欧 > 正文

深度剖析工业软件市场并购加速的商业逻辑!

2、拓展市场空间,形成1 + 1 > 2协同效应

在竞争激烈的工业软件市场,通过并购能整合双方的客户资源与市场渠道,进行交叉营销,从而实现市场版图的快速扩展、市场份额的提升、客户群体的拓展。

Synopsys与Ansys的携手合作将共同缔造一个市值千亿美元的科技巨头。据2025年8月18日数据显示,Synopsys总市值已达970亿美元,较并购启动前的850亿美元显著提升。另外,基于双方业务的高度互补性,Synopsys预计整合后的工程解决方案可服务一个高达310亿美元的市场总量,远超传统EDA所能覆盖的范围。

深度剖析工业软件市场并购加速的商业逻辑!  第1张

西门子在并购Altair时曾测算,通过交叉营销双方高度互补的产品组合,以及将Altair软件面向西门子全球业务和全球工业企业客户群全面开放使用,中期能带来每年超5亿美元的营收增长,长期的营收影响将超过10亿美元。而将Dotmatics收入囊中,使西门子可快速切入生命科学市场,并预计将为其数字化工业软件业务增加110亿美元的目标市场规模,在中长期带来每年1亿至5亿美元的收入协同效应;同时,提升在生命科学行业与主要竞争对手PK时的竞争力。

浩辰软件将借助CadLine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品牌声誉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CadLine的核心产品ARCHLine.XP在匈牙利室内设计市场占据超60%的份额,成为当地设计师的首选工具。

3、构筑产业生态,提升整体竞争力

纵观如今的工业软件市场,单一技术突破已难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并购可以将上下游企业纳入生态体系,实现软件、硬件、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例如,除了聚焦技术生态布局,西门子通过并购 Wevolver 并整合至 Supplyframe 旗下可以利用Wevolver的工程社群资源(全球数百万工程师用户),构建起“软件工具+内容社区+供应链服务”的生态,让用户从“工具使用者”变为“生态参与者”,增强平台粘性。

Salesforce和Informatica的整合,可以通过“AI CRM”全流程解决方案强化对企业客户的服务深度,提升客户粘性,并使其在与主要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特别是在大型企业市场。泊松软件与天喻软件共建“设计-仿真-产品全生命周期“全链自主体系,是国产企业通过生态整合对抗国际巨头生态优势的重要尝试。

并购潮对全球工业软件市场的深刻影响

这一系列密集的并购行为不仅改变着企业的竞争格局,更将对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带来多维度、深层次的影响,这些影响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显现。

1、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竞争格局面临重塑

国际巨头并购的加速,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垄断性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在CAE领域,Ansys、Altair、ESI Group(被是德科技并购)、MSC Software(并入海克斯康麾下)等头部企业悉数 “易主”,CAE领域的独立头部阵营不复存在,市场格局从“多强竞争”转向 “巨头主导 + 专业厂商 + 区域服务型厂商” 的多元结构。 其中,巨头厂商凭借整合优势占据核心市场;MathWorks、Comsol、Autoform、Moldex3D、Magma 等专业厂商深耕细分领域,持续输出技术专长;而索辰科技、安世亚太、云道智造、瑞风协同、同元软控、十沣科技、天洑软件、大连英特、浙江远算、奥蓝托、戴西、云泊、速石科技、世冠科技、前沿动力、上海积鼎、上海数巧、喻云仿、华铸等数十家仿真分析/系统建模仿真/试验数据管理/工艺仿真等领域厂商则主要聚焦我国市场,以本地化服务与针对性解决方案构建竞争优势。

EDA领域从原来的“四巨头”(Synopsys、Cadence、西门子EDA和Ansys)转变为“三巨头”,即Synopsys、Cadence、西门子EDA。其中,Synopsys凭借跨领域整合优势,有望成为芯片设计乃至整个工业软件领域的超级霸主。EDA市场也呈现出三巨头+专业厂商(例如Zuken、Altium)+区域市场厂商为主的格局,例如我国的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电子、九同方、启云方、芯和半导体、培风图南、上海立芯、望友软件和嘉力创等。

前几年并购频繁的CAM市场同样如此,Cimatron、Mastercam、GibbsCAM、CGTech等独立CAM品牌均已归属山特维克麾下,DELCAM被Autodesk收入囊中、ESPRIT软件则成为海克斯康的一员。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独立CAM软件公司只有OPEN MIND、Tebis、SolidCAM等,其它厂商以服务区域市场为主,例如我国的千机智能、青翼软件、CAXA、中望CAM、北京精雕和川思特等。

在全球三维CAD市场上,达索、西门子、PTC、Autodesk瓜分了市场的主要份额,剩下的份额留给少数专业厂商,例如法国的TopSolid、日本的富士通(ICAD),以及我国的中望软件、新迪数字、华天软件、CAXA、卡伦特、上海设序和中船海舟等,诺源也引起了业界关注。

全球PLM软件市场则早已呈现出达索、西门子、PTC和Aras等厂商主导的格局。德国Contact软件近年来发展迅速,达索旗下的Centric等专业厂商专耕细分市场,SAP、Oracle、Lectra、Infor、Trace One(并购了Selerant);思普、开目、华天、CAXA、智石开、鼎捷、金蝶、天喻软件、国睿信维、易立德和艾克斯特等厂商,基于多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在国内市场也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安托、湃睿、青翼、阳易信息、杰为、典道互联、能科科技、通力凯顿和凯锐远景等PLM实施服务背景的厂商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

在数字化制造市场,西门子、达索系统在数字化工艺验证方面占据了全球及国内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开目软件在CAPP和工艺管理方面实力强劲,还推出了DFM和DFC软件,华天软件、天河、CAXA、艾克斯特等厂商也在我国工艺数字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美云智数的VC软件具有强大的工厂仿真功能,华中科技大学朱海平教授的科研团队研发了工厂物流仿真软件。

在电气工程软件领域,国际主流厂商包括EPLAN、Aucotec、ETAP(施耐德电气旗下软件)、Trace Software等,利驰软件在我国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

数字孪生平台软件近年来十分活跃,西门子、达索系统(称为虚拟孪生)、PTC、AVEVA、罗克韦尔自动化等工业软件巨头都提供了相关产品,Mathworks、Maplesoft、Unity等公司提供相关的产品个技术支撑数字孪生应用。我国的优诺、51world、炽橙科技、卡奥斯、摩尔元数等公司提供数字孪生平台和应用方案。

这种格局变化不仅会加速行业内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更将推动新一轮洗牌——具备全栈能力的“超级巨头”与聚焦细分场景的“专精企业”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形态。

2、技术边界的模糊化与融合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EDA与CAE的跨界整合最为典型。传统上,EDA 聚焦于芯片等电子器件的设计,CAE 则侧重机械、结构等物理域的仿真,二者分属不同技术体系。但新思科技与Ansys的合并打破了这一界限:通过将芯片的电路仿真与封装的热仿真、电磁仿真深度融合,实现“芯片-模组-系统”的全层级仿真,让系统级EDA真正具备闭环能力。

其实这一融合浪潮早已显现:西门子在2016年就收购了Mentor软件,以全面整合CAD、CAE与EDA三种工具;2021年,Cadence收购了计算流体力学公司NUMECA,旨在强化从芯片转向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未来,整个行业的技术融合与创新将加速,这也将倒逼其他企业加快跨界合作或整合的步伐。

3、技术融合,推动机电软一体化将得以更好地实现

在产品复杂性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并购推动的技术融合,将为机械、电气与软件系统协同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例如,Altair的加入,西门子Xcelerator将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集机械、电子、电气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一体化平台,实现基于统一数据源的协作,加快端到端的机电软一体化系统开发流程。Synopsys与Ansys的整合则使电子设计与系统仿真无缝衔接,支持“芯片-电路板-系统”级别的协同设计。PTC通过连续收购ALM领域企业,将推动PLM与ALM深度融合,满足智能产品“硬件+软件”协同开发的需求。

4、国产工业软件在并购浪潮中迎来“危与机”并存的局面

国际巨头的整合进一步夯实了其技术壁垒与市场主导地位,这无疑将对国产工业软件形成更强的竞争挤压。尤其在CAX、EDA领域,国际巨头的技术积累与生态壁垒短期内难以撼动。但与此同时,并购也为国产软件提供了技术追赶与实现自主可控的"快车道"。

浩辰软件通过收购 CadLine有望在市场、生态建设和技术上实现全面跃升,尤其是为研发自主可控的三维CAD内核奠定了基础。泊松软件与天喻软件的合并则是国产工业软件构建从设计、仿真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流程自主可控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概伦电子的并购将构建起国内首个“EDA+IP融合生态,这一路径直接对标Synopsys的“工具+IP”生态模式,可加速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进程。此外,索辰科技从专注CAE仿真转向战略布局物理AI,则是通过技术跨界融合寻求新的增长极。

值得强调的是,近年来国产工业软件企业的海外并购显著增多,形成了技术突围与国际化布局的双轮驱动。除了浩辰软件并购匈牙利CadLine、广立微拿下荷兰LUCEDA,早前中望软件并购美国三维CAD软件VX公司的技术及研究团队,让其获得了三维CAD混合建模内核Overdrive,并据此推出了国内首个自主内核的三维CAD软件,之后又并购了英国老牌商业流体仿真软件开发商CHAM,进入商业流体仿真领域。索辰科技成功收购了欧洲电磁仿真领军企业WIPL-D,有效补足了电磁仿真技术短板。戴西软件则全资收购美国知名CAE软件公司ETA的VPG汽车仿真软件。

并购仅是起点,整合才显真章

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中国企业,完成并购交易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不同企业在技术体系、企业文化、市场渠道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这些有效融合,发挥并购协同效应是巨大挑战。例如技术整合需解决软件兼容性、数据互通等问题;文化整合要化解不同企业管理理念、员工价值观、工作方式冲突;市场渠道整合涉及客户资源重新梳理与分配。企业唯有成功跨越整合难关,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协同,为自身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并深刻影响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格局。

发表评论